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党委管理的干部(以下简称校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湖北省属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试行)》和有关法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学校校管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党委管理的六、七、八级职员岗位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现任的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干部依次分别对应六、七、八级职员岗位干部。
第四条学校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履行选拔任用校管干部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学校校管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同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二)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和办学规律,了解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管理能力。
第六条提拔担任学校校管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提拔学校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学校基层单位工作经历。提拔八级职员岗位干部应当具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二)管理岗位人员提任六级职员岗位干部的,应当在七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应当在八级职员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专业技术人员提任学校六级职员岗位干部的,应当受聘担任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三年以上基层单位管理工作经历;提任七级职员岗位干部的,应受聘担任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或三年以上副高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单位管理工作经历。专业主任任职三年以上(原任研究室主任任职时间合并计算),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受聘担任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符合选拔院(部)副院长(副主任)资格。
(三)新提拔干部原则上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或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其中共青团、教学和科研干部除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外,还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
(四)新提任职务年龄要求:六级职员岗位干部,一般应能任满一个任期,七级职员岗位干部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八级职员岗位干部一般不超过45周岁,团委书记一般不超过35周岁,团总支书记一般不超过30周岁。
担任七、八级职员岗位的女性干部,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年满55周岁时未申请自愿退休的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可转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完成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享受专业技术职务待遇。
(六)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的资格要求。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还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第七条学校校管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
破格提拔的校管干部,应当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度高,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
(二)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实绩特别显著,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
(三)入选省部级以上高端人才工程(培养计划),或者专业水平较高、在行业有较大影响。
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不得突破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要求和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资格要求。试用期未满或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连续破格提拔;不得越两级提拔。
第八条学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校管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
第九条学校党委组织部综合有关方面建议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校管干部队伍进行分析研判,就选拔任用的职位、资格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
选拔任用学校校管干部,根据岗位特点和不同情形,可以采取组织选拔、竞争上岗、公开选聘等方式进行。其中,个别提拔任职,一般采取组织选拔方式进行;校管干部任期届满、集中性调整干部,或职位出现空缺、本校符合资格条件人选较多且意见不易集中时,一般采取竞争上岗方式进行;职位出现空缺且本校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聘。
第十条学校党委组织部将初步建议向学校党委主要领导成员报告后,应在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范围内进行充分酝酿,形成工作方案。
采取竞争上岗和公开选聘方式选拔干部的,应将工作方案报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采取组织选拔方式任用学校校管干部,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第十二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一般按拟任职位进行定向推荐,也可以按拟任职务层级进行非定向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自推荐之日起,非定向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发生变化,一般应当另行组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民主推荐会,公布推荐职位及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有初步名单的一并提供,明确具体要求,组织填写推荐票。
推荐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的,会议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学校校级干部,教授,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会议推荐时,参会人数需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推荐八级职员岗位干部的,会议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学校分管(联系)校级干部,推荐岗位所在党总支全体教职工。会议推荐时,参会人数需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推荐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的,由下列人员参加:学校校级干部,三级以上教授,六级职员岗位干部。
推荐八级职员岗位干部的,由下列人员参加:推荐机关职能部门干部的,由学校分管校级干部,机关党总支教授,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参加。推荐院(部)干部的,由学校联系校级干部,推荐岗位所在院(部)班子成员、教授、八级职员岗位干部、专业主任参加。推荐附属单位干部的,由学校分管校级干部,推荐岗位所在单位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正高级职称教师参加。
第十三条个别提拔任职的民主推荐,可以先进行会议推荐,也可以先进行个别谈话推荐。先进行个别谈话推荐的,可以根据个别谈话评价和推荐情况、人岗相适要求和干部一贯表现,经学校党委研究,差额提出初步名单,再进行会议推荐。
第十四条综合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情况,如推荐得票比较分散,可在得票靠前的人选中(一般按人选与拟任职位3:1比例掌握)组织进行第二次会议推荐。提交二次会议推荐的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参加二次会议推荐人员参照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确定,可适当调整。
第十五条考察对象由学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确定考察对象,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将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充分酝酿,防止简单地以推荐票取人。个别提拔任职一般是差额提出考察对象人选。对民主推荐情况与分析研判情况一致,政治坚定、群众公认度、岗位匹配度较高的,可以等额提出考察对象人选。
(二)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
(四)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本条第四项所涉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列为考察对象的,须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
第十六条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考察,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要突出德的考察,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加强作风考察,强化廉政情况考察。
党委组织部派出的考察组有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
(三)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阅档案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延伸考察;
考察对象属机关职能部门干部的座谈范围:考察拟任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分管校级干部,院(部)、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所在党支部全体人员范围内。考察拟任八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分管的校级干部,院(部)、附属单位对口工作线上负责人,所在党支部全体人员范围内。
考察对象属院(部)干部的座谈范围:考察拟任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联系院(部)的校级干部,工作对口的机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所在院(部)班子成员、教授、八级职员岗位干部、专业主任及助理、分管部门全体人员范围内。考察拟任八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联系院(部)的校级干部,所在院(部)班子成员、教授、八级职员岗位干部、专业主任及助理、所在部门全体人员范围内。
考察对象属附属单位干部的座谈范围:考察拟任学校六、七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分管校级干部,工作对口的机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正高级职称教师及分管部门全体人员范围内。考察拟任八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学校分管的校级干部,所在单位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正高级职称教师及所在部门全体人员范围内。
(四)综合分析考察、核实情况,与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进行比较、相互印证,全面、准确地对考察对象作出评价;
(五)党委组织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察组提出的任用建议,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学校党委报告。
第十七条考察校管干部拟任人选,按照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干部监督特别档案必看的要求,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考察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还需征求党委统战部门的意见。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第十八条考察校管干部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已经任职的,考察材料归入本人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应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以及近三年年度考核等情况。
第十九条选拔任用学校校管干部工作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讨论决定前,应当报经市委组织部门批复同意:
(二)除领导班子换届、机构改革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或一段时间内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频次较多的;
(五)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
(六)领导干部超过任职年龄界限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
需要报上级备案的干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二十条选拔任用学校校管干部,由学校党委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讨论决定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党委组织部负责人逐个介绍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及任免理由等情况,其中涉及破格提拔的人选,应当说明破格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二)参加会议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并逐一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党委主要负责人实行末位表态。
(三)进行表决,参会人员对拟任人选逐一进行表决,可以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弃权等明确意见,但不得另提他人,也不得临时动议改变人选拟任岗位或职务。表决可以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结束后,由会议主持人现场公布表决结果,以超过党委应到会成员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第二十一条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指定专人用专门的记录本做好记录,如实记载与会人员发表的意见,并按规定存档备查,任何人不得损毁或者涂改。
第二十二条竞争上岗可采取定向竞岗,也可采取不定向竞岗。一般应经过下列程序:
任期届满、集中性调整干部时,可先进行干部任期考核(含民主测评),根据任期考核情况,结合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情况,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续聘干部和岗位,再对空缺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也可对所有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将任期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重新聘任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报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其中,实行定向竞岗的,每一职位参加竞岗人数应不少于3人;实行不定向竞岗的,实际参加竞岗人数与竞岗职位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2:1。达不到竞岗人数或比例要求的,应取消或按比例核减竞岗职位。
第二十四条民主推荐,在参与竞争者中推荐合适人选。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确定。
第二十五条能力素质测试、测评,一般采取笔试、面试方式进行。任期届满、集中性调整干部时,能力素质测试、测评也可采取述职竞岗的方式进行。采取面试、述职竞岗方式进行能力素质测试、测评的,一般应组建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外请专家参加的评委会(一般不少于11人),可采取百分制量化计分。
采取不定向竞岗方式、参加竞岗人员较多时,可以先进行笔试并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竞岗人员与职位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或述职竞岗)人员名单。
因工作需要,也可以在民主推荐基础上,根据人选综合素质,确定一定比例人选直接进行面试(或述职竞岗)。
第二十六条学校党委根据能力素质测试、测评成绩、民主推荐情况和竞岗人员的德才条件、人岗相适度,综合考虑,集体研究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其中,定向竞岗的,按照竞岗人员与职位数2:1的比例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实行不定向竞岗的,按照竞岗人员与职位数1.5:1的比例差额确定考察对象。
第二十七条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的方法、程序等,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至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报名参加公开选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有关规定。其中,实际参加竞聘人数应多于公开选聘职位数。
第三十条公开选聘能力素质测试、测评,一般采取笔试、面试方式进行。面试一般应组建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外请专家参加的评委会(一般不少于人11人,其中外请专家不少于1/3)。笔试、面试可采取百分制量化计分。
参加应聘人员较多时,可以先进行笔试并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应聘人员与职位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第三十一条学校党委根据参加应聘人员能力素质测试、测评成绩的人岗相适情况,综合考虑个人道德条件、经历业绩等因素,集体研究差额确定考察对象。
第三十二条学校党委组织考察组,采取一定方式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第三十三条学校党委讨论决定的方法、程序等,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公开选聘非中国籍人员担任学校校管干部,必须上报市委组织部同意。
提拔担任校管干部,在学校党委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便于群众监督。公示日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三十五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提拔担任学校校管干部的,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
第三十六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任职谈话制度。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学校党委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级职员岗位干部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的,一般不再担任同一职务。专业技术型干部和“双肩挑”型干部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延长。因年龄原因不能任满一届任期的六级职员岗位干部,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安排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或职员岗位工作,保留原职级待遇不变。
第三十八条校管干部任职时间从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之日起计算。按有关章程或规定选举产生的干部,任职时间从当选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九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轮岗制度。轮岗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轮岗的;需要通过轮岗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因任期制规定需要轮岗的;在一个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轮岗的。
第四十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有上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部门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第四十一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党委及部门讨论干部任免,凡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或者存在其他需要回避情形的,本人必须回避。
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四十二条学校校管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第四十三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辞职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因问责免职的学校校管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依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校管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合格的,因工作能力较弱、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务层次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五条选拔任用学校校管干部,必须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十不准”纪律要求,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第四十六条加强学校校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实行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严肃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一经发现,从严查处;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并按照规定对学校党委主要领导、有关领导成员、组织部门有关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第四十七条实行学校校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接受全校干部和教职员工的监督。干部和教职员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党委和纪委检举、申诉。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学校党委将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及其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上级组织部门对学校校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制止、纠正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处理建议。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2016年12月27日